新華社客戶端廣州2月28日電(記者馬曉澄)2月25日,仝小林院士工作站成立暨首屆中醫藥產業展旗峰科創大會在佛山舉行。如何看待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態靶辨治”如何解決中西醫結合的難點?為何選擇在廣東佛山成立院士工作站?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在會議間隙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問:您曾提到,中醫發展的關鍵是處理好守正與創新的關系,既傳承好中醫傳統理論,又充分利用現代醫學科技成果,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結合本次大會的主題,您怎么看待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
答:療效是推動中醫發展的源動力,療效也是中醫長存的生命力。因此,不管是傳承古代的診療技能,還是中醫藥的現代化研究,都是為了進一步提高中醫的臨床療效。自古以來,中醫一直在吸收當時先進的哲學思想和科學技術,不斷地進行調整,以讓中醫的診療模式更加切合當時的病種。因此,緊密結合臨床需求,以提高中醫的臨床療效為目標,古為今用、西為中用,是傳承、發展、創新中醫的核心目標。在傳承創新的過程中,我們要傳承中醫注重療效、不斷進步、博采眾長的思維和觀念,要創新發展中醫的生命認知、醫療模式、診療方法、評價體系、教育模式以及學科語言。我們要在堅守中醫整體觀、象思維、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等核心理念的基礎上,運用現代循證醫學研究方法獲取中醫藥對現代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揭示中醫藥安全有效的科學內涵,提升中醫藥的國際認可度。
問:您認為中西醫結合的難點在哪?“態靶辨治”是如何解決的?
答:中西醫融合是大勢所趨,整合中醫、西醫的優勢并避其弊端是我國醫學的未來發展之路,也是時代發展之必然。當前,中醫在面對基于現代醫學理論所診斷的疾病以及相關理化指標的異常方面存在著“無證可辨”“無癥可參”的難題,正因如此其發展在從宏觀走向微觀,比如證候本質研究、病證結合研究等;西醫同樣面臨著如何治療復雜病因、不明原因疾病的困惑,個體化以及整體觀是現代醫學所思考的難題,其發展也因此從微觀走向宏觀,比如系統生物學和整合醫學的興起。因此中西醫正在相向而行。
然而中西醫結合并不是西醫療法和中醫療法的單純疊加,而是中西醫從理論到臨床的有機融合。目前中西醫結合的最大難點在于中醫和西醫是兩套完全不同的理論體系,如何將兩套不同的理論體系有機融合,如何有效地將西醫診斷的“病”和中醫診斷的“證”相結合,如何將西醫學的微觀檢查指標與中醫學的宏觀證候相結合,是當前中西醫結合亟待解決的問題。
“態靶辨治”是以提高現代中醫臨床療效為目的、以中醫“調態”為基礎、以現代醫學研究成果為借鑒的創新辨治體系。中醫能夠通過審查疾病的外在之“象”來判斷疾病產生的內外環境狀態,并用宏觀“調態”的方法來恢復機體的自穩態,進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F代醫學更聚焦于疾病發生的微觀病因和靶點,并用精準“打靶”的方式來解決特定癥狀體征及理化指標的異常?!皯B靶辨治”有機融合中醫“調態”和西醫“打靶”,使中西醫的特色優勢得以互補。這一體系基于病證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明確方藥量效關系等思路,覆蓋中醫從診斷到治療全過程,且已在糖尿病、高血壓等常見病、多發病領域獲得了可靠的實踐驗證。
問:此次為何選擇和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共建院士工作站?
答:具備足夠好的科研平臺、悠久的中醫藥產業發展歷史,強大的科技轉換能力,這幾個條件在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方面缺一不可。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恰恰具備這樣的能力和基因,加上佛山素有嶺南藥祖的美譽,中醫藥產業發展歷史源遠流長,產業鏈發達。佛山也在積極打造中醫藥強市,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不斷營造良好的氛圍,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作為國藥集團現代中藥板塊核心平臺,肩負著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歷史使命,緊密圍繞中藥材生產及經營、中成藥、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醫藥大健康產品、國醫館等業態,全面推進中藥大健康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而創建于1992年的一方制藥,是中藥控股旗下一家創新發展成長起來的典型中藥現代化企業,是集中藥配方顆粒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現代中藥制藥知名企業,也是佛山市中醫藥產業的龍頭企業。
在這里建立工作站,我們將進一步強化“產學研醫用”合作,通過建立優勢互補的合作模式,踐行國家中醫藥發展戰略,在中藥健康產品產業化重大關鍵技術、行業共性技術研究以及重大創新產品研發等方面展開聯合攻關,培養高端創新型研發科技人才,增強企業發展動力和科技創新能力,培育企業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產品,形成科技研發、生產制造、健康服務的產業生態,助力佛山市打造國內領先的中醫藥產業集群,并由此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